古诗欣赏美篇(精选61句)
古诗欣赏美篇1
1、注:这首词是作者元直五年(1082)九月在黄州(今涛北黄冈)谪所所作。
2、(赏析)“造物无言却有情”,作为造物者的天,本来并不具有人类的情感和思维,诗人借助移情手法,赋予自然界人的情感活动和思维能力。
3、季节的风,划过眉心,落在清风别苑。恰有一枚青青的长叶,合着风声。慢奏出一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清弦。别院晴朗,一抹竹影幽梦,一笺水墨繁华。每一个文字的魂,在这里妥帖安放,寂静生长。啸声里,绵长着流年的草木清香
4、黄景仁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
5、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6、答:创设了黑夜中凄清的环境,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凉的人生。
7、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8、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是‘伤心’二字这神。
9、(赏析)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万春的繁丽景色,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的思考。
10、崔颢这两首诗以素朴真率见长,写得干净健康。女主角的抒怀只到“或恐是同乡”为止,这样的蕴藉无邪,是抒情诗中的上乘。
11、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12、舟中读元九诗(唐)白居易
13、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4、①历代文人为了抒“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景物)?
15、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
16、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1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8、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19、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20、浣溪纱(宋)欧阳修
21、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22、诗人在永恒的大自然中选取人们最常见而又最具代表性的地上生生不息的、植物(莲花、莲蓬、野草)和天上周而复始的日月,与短暂无常的人的生命以及难以持久、不可预测的荣华富贵、事业兴衰相对比,这怎能不叫人“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啊。诗人就喜欢和自然界对话,这可以因得到灵感而喜,也可以被悲哀所伤。
23、全诗极富塞外特色,真实感人,不论是对胡地景色的观察,还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述都深深打上诗人塞外生活的烙印。
24、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5、答:“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
26、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27、赏析:此诗写玩月思友,由月忆人。感慨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诗的开头点出“南斋”;二句点“明月”;四句触发主题,写玩月;六句由玩月而生发,写流光如逝,世事多变;八句转写忆故友;最后写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兰杜,芳香四溢,闻名遐迩。
28、⑤琥珀(hǔpò):一种树脂化石,呈黄色或赤褐色,色泽晶莹。这里形容美酒色泽如琥珀。
29、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30、在一坡坡修整得非常精致的梯田旁,有一片片棋盘般的平整水田,犹如一望无际的绿色地毯。偶尔有白鹭飞来止息,点破如针芒般的绿色秧田,留下洁白的身影。
古诗欣赏美篇2
1、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2、你若要归山无论深处浅处都要去看看;要尽情地赏玩山峦沟壑的清净秀美。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暂时游了游就匆匆出山。
3、我非常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4、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5、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6、奈何没有如果,所以,有一首词叫《钗头凤·红酥手》,还有一首词叫《钗头凤·世情薄》。
7、最温柔的思念: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8、答:抱负不得伸展,身不由己,不能摆脱人世间的名缰利索。或答为“理想不能实现,心为物役”等,意思对即可。
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10、况且,作者还有主观因素——“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我”打心底里想留在家中,因为人生难得遇上这样清凉的秋雨,听着雨睡觉,一定是件惬意的事儿。
11、(赏析)词人之心,或欲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伤春念远之情;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
12、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13、还有谁怜惜我这个失意之人,只好弹着长剑独自归来。
14、答:一语双关,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或答为“情景交融(以景寓情、虚实结合)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意思对即可。
15、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颔联写终南山的近景,写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蕴。景物或笼以青纱,或裹以冰绡,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更令人回味无穷。
1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7、(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1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9、东城渐觉风光好,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
20、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2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22、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23、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24、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2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6、答: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27、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2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29、读罢,张鉴一定会明白作者的心思,自然也不会感到不快了。
30、⑨他乡: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
古诗欣赏美篇3
1、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