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古诗书法作品(精选66句)
端午古诗书法作品1
1、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2、弥漫思念的味道
3、长路漫漫,风光无限
4、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5、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6、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
7、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8、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9、端午习俗传千古。
10、——张耒《和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11、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12、执策在千年的书院
13、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14、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15、《和端午》——宋代:张耒
16、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7、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唐代杜甫《端午日赐衣》
18、斜阳余晖中,满山艾蒿浓碧流淌,入目一片惨绿,惹动伤心意绪;而从山间各处汇集来的水流中,满是落花艳红,伴随着水波荡漾,挨挨挤挤,却热闹非凡。“伤心碧”用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句,因翠绿转浓,从视觉引发心理上的落寞之感。“满意红”对“伤心碧”,可称工整妙绝。此句以喧闹的红色与寂寥的碧色对举,冲突更浓。
19、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20、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端午古诗书法作品2
1、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2、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3、吃粽子、宴饮游乐也是文人墨客最喜爱的端午活动。在诗词中,我们似乎能闻到千百年前的粽味飘香。
4、诗人的端午日不知不觉指尖流逝,方才恍然人世佳节已过。不甘心时光的无声无息,他在端午日后的冷清寂寥中追想回忆,要将它记诸笔端。然而能念起的,是孤身饮酒,都没能按习俗切入菖蒲,求个驱邪避毒的好兆头;更别提没有佳节必备的青棕,分外使人伤怀。
5、查看认定入口|时间|公告
6、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7、《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8、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9、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译文端午节日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
10、几千年地存在,
11、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12、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13、南乡子·端午(宋•李之仪)
14、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5、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16、这是一首端午怀屈原的名作。诗中无一句点出屈原名字,而无一句不在写屈原。当年满腔忠诚与悲愤的臣子投身汨罗江,千载而下人们仍然为他的冤屈而不平。然而忠魂已去,终究无法再回到世间,无法见到他心心念念的祖国。而事实上,就像他的身躯早已烟灭,当年的楚国也早已灭亡,如今唯一留下的,只有一部《离骚》而已。
17、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18、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
19、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20、《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端午古诗书法作品3
1、全心为国,一生奔劳
2、兵戈人事别,风物岁时同。
3、2022下教资笔试备考资料包来啦!
4、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5、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6、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7、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8、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9、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10、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11、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12、汩罗江,一条永远流淌着,
1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14、与端午节有关的诗句真的太多了。殷尧藩的《同州端午》、褚朝阳的《五丝》、陆游的《乙卯重五诗》、文秀的《端午》等等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15、龙舟再快,也不过是,
16、可领取普通话水平测试资料包
17、端午突遇风雨天气昏沉阴暗,汨罗江上无人凭吊逝去的屈原。
18、一块问路的石头和一颗,
19、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
20、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端午古诗书法作品4
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2、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3、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4、竞渡歌(唐•张建封)
5、(篇三)小学一年级关于端午节的诗歌
6、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