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考试试卷分析,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19个)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1
1、第三部分是作文,共计40分。《这一年,最让我铭记的————》这一半命题作文,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但又有具体的规定,例如文体要是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500字。
2、同学,作文得分相对要轻松些,而书写差的同学,可能会影响作文的分数。
3、加强写作训练。针对学生在半命题作文中反复出错,不会选题目的情况进行大量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写作半命题作文的水平。加强人物、事件的针对性训练,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定时检查,不论长短,但得有完整的事件或者运用一种以上的修辞手法。
4、强化作文的训练,优秀作文的示范、积累,成功作文。
5、第10题考查诗眼及思想感情,分值3分。统领前四句的字是“望”,对于这个字的考查有一半同学丢分,原因在于没有审清题,把统领前四句的字与统领全诗的“破”字弄混淆了。此诗抒发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情怀,99%以上的同学都能得分。
6、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7、本套试卷,紧扣新大纲,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的积累、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不仅立足课内,还向课外进行了拓展和延伸。为检测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指导老师的语文教学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8、教师应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能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9、注重积累重视迁移。注意用课内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迁移到课外文言文阅读,归纳整理文言知识树,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10、教师对学生的:“双基”的训练一定要细致而扎实。
11、春季的期末质量检测已经顺利的结束了,我仅代表实验学校七年级就本次的七年级语文试卷做一点分析。
12、试卷的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计2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古诗默写、词语的积累与运用、修辞的判断和使用,病句的修改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等几方面的内容。
13、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关注应用文。
14、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得分率在17分左右。古诗文的默写学生没有多大的问题,看拼音写词语和给生字的注音学生的失分率比较的低,第六小题的词语填空,由于不是选词填空,所以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所填的词语只要符合语境就可以给分,我校对标准答案作了适当的调整。问题主要出在修改病句和口语交际上,前者学生大多可以发现问题,但在修改的时候无法准确的使用修改符号,或者无法正确的进行修改,后者则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的经验,不清楚在这种特殊语境中的对话怎么说才妥帖,因此闹了很多的笑话。
15、二、考试情况分析。
16、第二部分为阅读,共计4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运用的能力。两篇现代文风格迥异,莫言的《大风》沉郁凝练,后一篇《生命的掌声》亲切励志,文言文的阅读是两篇主题相似的文章的对比阅读,这两篇文章的考查,既在老师的意料之内,但考试的题目又在老师的意料之外,显示了出题者的高超艺术。
17、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得分率高的是文言文,都在9分左右,文言文中错得较多的题是22小题中的第一个,文言文的朗读节奏的划分成了学生的难点。两篇现代文的阅读理解,第二篇相对较为简单,得分相对要高些,16小题的选词填空,学生纠结在B、C两个答案中,有部分同学选择失误,而第17小题要求要到选文中画出中心句,部分马虎的同学,忘记做这小题,痛失这两分,第一篇文段莫言的《大风》是整套试卷的难点所在,绝大多数同学的失分都在10分左右,这段文字在2013年作为江苏盐城的中考试题出现过,对于刚上初中的七年级同学来说,确实难度比较的大,在一套试卷中设置一些中考试题是可以的,但是否可以适当的降低问题的难度,或者降低所占的分值比重。作文的平均分在30分左右,学生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于他们的生活,他们大多选择老师、家长、同学等日常接触的人和事,有新意的佳作并不多,但孩子们还是能够做到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有真情实感,另需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问题,现在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的书写问题更加突出,书写规范的
18、三、对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9、注重积累、重视迁移。平时讲课文的时间多参进标点、病句的讲解。让学生多接触,避免让学生感到讲过的知识点很陌生或者记忆模糊,考试时候拿不准导致做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