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语树林(精选85句)
禅语树林1
1、夫妻互相尊重,视妻室为继祖之恩,不敢作为彼此行乐的欲望。印光法师文钞·复复高少麟书》
2、我的眼睛对风沙特别敏感。如果世界上到处都是灰尘,我活着肯定不会快乐。
3、丈夫在公众面前,不公平的利润是法律上的混乱;在私人,欺骗利润是混乱的;如果事情混乱,人们就会争吵,如果法律混乱,人们就会抱怨。它违背敌意,不顾死者,从此发行。《禅林宝训》卷
4、看世界不仅要用眼睛,还要用心。失去欣赏能力的人是可悲的,他的心已经老了。
5、现在逆境就像虚空。毕竟知身心平等,和众生同体。《圆觉经》卷下
6、关心别人就是关心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7、文思获得的千千智慧不如修证所生的那一刻。(宋)冈波巴的《宝集》
8、佛教:我在诸法中什么也没看到,所以什么也没说。甚至像往常一样不能说明。(明)葛益《读藏知津》卷23
9、禅学中有一句话:人生有三个境界,第一个是看山是山,看水
10、【佛心禅语】 把压力当做自然的状态去接受,面对压力,抱定不退缩的信念,勇往直前,才能解决问题。
11、【佛心禅语】 白香山诗云:我有一句话要记住,世间自取苦人多。
12、【佛心禅语】 不要自卑,也不要太傲慢 所有邪恶的法律都是虚伪的。不要太自卑;所有的好法律都是虚伪的,不要太傲慢。
13、意业是指思想所起的事业,也分为善恶,如贪欲.愤怒.邪见等,都是恶业;如果不贪.不怒.不邪见,那就是善行。
14、执着的人可以完成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每天进步一点,久而久之就会有飞跃。
15、【佛心禅语】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看水中天;身心清洁为道,退步为前进。-无德禅师
16、菩萨进入所有的山.林.川.野,使所有众生都有菩提心。菩萨不教育众生,犯轻垢罪。《梵网经》卷下
17、把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作为信仰生活的一部分。
18、【佛心禅语】 趋利避害,这也是放弃的本质。放弃是为了更好的拥有,一种超然,一种气度,一种升华,一种境界。
19、参禅学佛,端于一念之间,迷与觉也只有一线之隔。
20、不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而是为了拯救众生。如果发起大悲,疾得无妨。《华严经》卷十回向品
21、视为水上浮胶,视为海上蜃楼,若人观世如此,死王不能见他。
22、【佛心禅语】 放下就是看得开。放下是一种智慧,是顿悟后 突然开朗的一种,是重负顿释后的轻松自由,是云雾散后的阳光。
23、所有的烦恼都隐藏着如来性,性不明净,如果离所有的烦恼云覆,如来之性就像满月一样干净。鼓经卷下
24、在团体中,如果你坚持我做我的事,我可以做我自己的工作,我不在乎别人的事,这是不可能的,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帮助。
25、虽然见识广,但身心却流入凡俗,就像医生自染恶病一样,真的是颠倒性的行为。(宋)冈波巴
26、若比丘,去威仪,经常跟着正智,回顾视野,屈伸俯仰,拿着衣钵,坐着睡觉,沉默,跟着正智生活,就是正智。《杂阿含经》卷第
27、爱到多时反转薄,不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
28、【天天禅语】报答父母的恩情,就是发挥良能,为人群付出,即孝顺。
29、菩提本没有树,明镜也不是台湾,本来什么都没有,哪里有灰尘。六祖坛经·行由品》
30、看到所有的颜色,甚至触摸,如果美是邪恶的,没有爱和恨,感觉舒服。无过失,大多数干净。《华严经》卷十回向品
31、修行不仅仅是打坐.念佛.念经,所有的善法都是修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2、三学是指佛教修行的戒学.定学.慧学,三学包括佛教思想的全部内容。
33、一个民族有一种民族文化的琼浆玉液,就像一壶老酒,历久弥香。
34、【天天禅语】当今时代不是佛教的知识和理论,而是对的i宝的无伪信心和对因果的深信。这是我们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
35、【佛心禅语】 所有狡猾.奉承.伪善.欺骗.迷惑他人的人,往往外表直爽,内心却奸诈自私。因此,聪明人应该善于了解真相。
36、高尚的人,不以名为荣;达理的人,不被抑挫所困。(宋)佛教禅师《禅林宝训》
37、要成为别人欣赏的风景,你必须走在别人面前。
38、残酷的竞争使人们练习,可以让人们看到掩盖在各种障碍下的现实,对人性的理解,对生活的解释也更禅宗。
39、【佛心禅语】 用爱来影响怨恨,用善来影响邪恶。用施舍来影响吝啬,用真理来影响谎言。佛的格言
40、如果你克制了自己的愤怒,你就会消灭所有的敌人。(宋末元初)贡赞《萨迦格言》
禅语树林2
1、当一个人精力充沛,处于阳性气场时,自然会被吉祥的物体所吸引;相反,当一个人精力虚弱,处于阴性气场时,也会被不祥的东西所吸引。
2、怎么能不累呢?放下。是的,就是放下。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3、一个微尘中,无量劫修行,彼人可得,庄严诸佛刹。《华严经》卷十一,毗卢遮那品
4、蕴体无常,因果展转,生起不绝,断灭不合理。(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七卷
5、自治其心·自净其心若人善治心,则除诸过患,离过是智人,于苦则不受。《诸法集要经》卷五
6、【佛心禅语】 若常愁苦,愁遂增大。如人喜眠,眠则滋多。若常烦恼,烦恼滋多。——《宗教箴言录》
7、【佛心禅语】 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就是为封闭的心灵打开一扇门,忘记那些烦恼,投入正常生活。
8、【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自我管理,就是每个人应对自己负责.管理好自己。
9、【佛心禅语】 没有耐心和信心的人最终用常识验证了失败的逻辑,成功往往是意外,但它属于永不绝望的人。
<10、不器之器,名日上器。积厚养深,一出名世。欲速不达,古人刺痛。学者,静以若势。(明)莲池《大器晚成》
11、让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了它,你将平静地面对动荡,积极应对挫折和困难,在寒冷的冬天感到温暖,在风雨中感到快乐。
12、【佛心禅语】 执着于自己的人会受到干扰。处处只考虑自己的人会给自己带来悲伤。佛的格言
13、【佛心禅语】 一休万休,人生才能真正解脱重负。
14、了解沙门和婆罗门的所有知识,摆脱对所有知识的贪婪,超越所有知识。这样的人精通知识。《经集》第三品第六章
15、人应该走正路。如果你不走正路,你就会走恶路。这种人比没有脚的人更惨。
16、看到乞丐,若生是心:佛是福田,我要供养,野兽不是福田,不是菩萨法。《摩诃般若经》卷四张照片
17、做心地农民,自耕心田,也在人人心中耕福田。
18、【佛心禅语】 人们在履行职责时很快乐。就像一个人背着东西,但心很舒服。如果一个人没有它,不履行任何职责,就等于开空车,这是浪费。-海涛大师
19、一个女人,太平稳,太正确,总是不可爱!
20、【佛心禅语】 名利,愚人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头。(有部律)
21、【禅语悟道】能坚持不简单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本领;能突破困难,才是真正的耐心。
22、一个人懒惰,浪费时间,最终一事无成,都是原谅自己的邪恶,安慰自己的损失,欺骗自己的心。
23、法王唯一的法,一切无妨人,一起生死。《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24、戒不起心,守本分,戒掉所有名气利益的贪婪:定就是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守住志向,面对危险不乱;慧就是运气好,在平静中突破重重困难。
25、堕俗生世苦,命速如电光。老病死时至,对来无豪强。没有亲人可以依靠父母,没有地方可以隐藏。天福还有尽,人生怎么会长久?《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26、心持世间,心拘世间,其心为一法,能制御世间。杂阿含经卷第1()()9经
27、宗教上所说的生死,与社会上所说的生死并不一样。社会上说到生,就想到要恭喜,佛教却认为死才是真正值得恭喜,因为它已消掉一段业缘。
28、【佛心禅语】 我们不一定要在心外寻找财富,真正的财富应该是内心源源不断的能量。
29、今生不放逸,后世得大利,现利,他世利,解知两俱利。它被称为健夫,明哲所行。《不翻译杂阿含经》卷4
30、【佛心禅语】 禅语:把秧苗插满田野,低头看水中天;六根干净的米饭,退步 原来是向前的。
31、知识渊博的人,即得道全分因缘。《付法藏因缘传》卷六
32、如何修禅定?佛日:有故行禅定耳!见我便摄息之,是日禅定。-《贤劫经》
33、完美的生活是基于对因果规律的深信和彻底把握。
34、佛心禅语 问:什么是正确的实践?答案是:用智慧净化H用同情心去影响别人正确的做法。
35、山羊因声被杀,飞蛾因火色投火,水鱼悬钩为吞饵,世人乐死以境牵。佛本集经
36、自己十善道,也教他十善道,以无所得故,是菩萨摩诃萨尸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卷五,问乘品
37、我们应该放弃嘲笑.啰嗦.悲叹.卑鄙.欺骗.虚伪.贪婪.骄傲.抱怨.粗鲁.堕落和愚蠢,摆脱傲慢,坚定思想。《经集》第二品第九章《戒经》
38、好的知识,当别人感染病痛,挑起诉讼或遇到其他困难时,尽量为他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热心的人,谈论友谊和忠诚。
39、法界是所有的法体故,是所有的色心都是一体的,心必有色,色必有心。(日本)重誉《密宗要诀抄》
40、【佛心禅语】 任难任,要有力而无气。遇到困难的人应该知而无言。
禅语树林3
1、习性不是真性。真性必须从人的习性中体会.修炼.契合,称之为神会,即精神体会所理解的真理。
2、【佛心禅语】 与人相处的方式在于无限的宽容。佛教告诉我们要宽容.宽容.温柔,用宽容解决生活中的人际矛盾。
3、行人有佛性,只要能发挥良心良能,没有人救不了人,造福人群;这种救人之心就是菩萨之心。
4、每天读一卷藏经,增加闻思慧,是修行的密行。
5、【佛心禅语】 追求物欲,如渴饮盐卤,增其欲,五欲有情,复如如。所以菩萨应该是众资生物具,勤修舍心。——■妙峰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