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常考词汇(精选53句)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常考词汇1
1、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视:比,比较)
2、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3、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4、翻译: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我讲,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上司要拍马屁、讨好啊,如此而已!”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5、(1)杜甫从京城趁夜逃奔到河西地区,在彭原郡拜见肃宗,被封为右拾遗。(2)到了郭英乂代替严武镇守成都,英乂是武夫,又很粗暴,杜甫不能探望拜见,就游历东蜀去依附高适。(3)杜甫曾游览耒阳的岳庙,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采纳哈~
6、虽有(yòu)槁暴(pù):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
7、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8、?希望穆老师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9、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10、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谏太宗十四疏》)(当:主持,掌握)
11、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12、现在,你在我后面,一心只想追上我;你在我前面,又怕我追了上来。
13、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人徐问公曰:“亦之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14、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归附)(遗憾)
15、东道少回远。(《李将军列传》)(少:稍微,略)
16、简能而任之。(《谏太宗十思疏》)(选拔)
17、(“如”,按照;“让”,责备)
18、翻译: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19、翻译: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20、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于宾客。(《魏公子列传》)(介绍,引见)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常考词汇2
1、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2、文言文说难不难但其要求我们掌握的知识点很多对于做好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我认为应先在初中文言文上打好基础多掌握一些基本句式、基本实词用法、部分常用虚词用法,还有就是一定要了解主谓宾结构,以便了解省略、倒装等特殊句式。其次,我认为在学习文言文上我们应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在遇到长篇文言文时一定要有毅力读下去,不要害怕。
3、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4、第二步:标出关键词,找出得分点
5、贪污者不得归本家
6、翻译: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曾子坚决不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7、《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必修五《陈情表》)
9、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必修三《师说》)
10、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刺客列传》)(趋:小步快走)(道济趋下阶趋:快走)
11、◆高中语文“仿写句式”满分攻略,提前给孩子收藏!
12、小古文读书的意思是飞鸟走兽这类动物,饿了知道去吃,渴了就会去喝,还能自己建造巢穴作为自己休息的场所,其中更灵异的,还能按照人的指示去行动,指示因为不知道读书,所以一直不如人,人如果不读书,那么和禽类兽类有什么分别。
1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狱:诉讼案件)(吏明知狱有枉(案件))
14、翻译: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房玄龄:“建国之前,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徵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徵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富贵而导致骄奢,忘乎所以而产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与诸位慎重对待。”玄龄等人行礼道:“陛下说这一番话,是国家百姓的福气呀!”
15、◆(绝对干货)初中语文考试重点题型答题模板+思维导图汇总,太管用了!
16、翻译:高凤,字文通,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妻子曾到田地(劳作),在庭院里晒麦,让高凤看守着鸡。正值天下着暴雨,高凤拿着竹竿诵读经书,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使麦子流走了。妻子回来感到惊讶询问,高凤才醒悟过来。
17、(省略主语“你”;“空自苦亡人之地”,“空”,白白地,“苦”后省略介词“于”,“亡”通“无”,状语后置,白白地在这荒芜人烟的地方受苦;“安”,哪里;“见”通“现”)
18、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必修五《陈情表》)
19、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
20、最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常考词汇3
1、翻译:墨子对耕柱子发怒,耕柱子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旁人的地方吗?”墨子问:“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说我将驱赶那一匹呢?”耕柱子答道:“当然驱赶良马了。”墨子问:“为什么要良马呢?”耕柱子说:“因为良马值得用来鞭责。”墨子说:“我也以为你是值得鞭责的。”
2、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追究,查办)
3、赵襄王的逞强好胜,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当然值得赞誉。
4、(“矜悯”,怜恤;“听”,准许,成全;“庶”,或许)
5、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6、知(zhì):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为没有过错。
7、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宝玉抄小路回到赵国。
8、空以身膏草野。空:副词,徒然,白白地。以:介词,用、将。膏:形容词,肥沃,此处活用为动词,使……肥沃。全句:白白地将自己的身躯来给草原做肥料。单于壮其节。单于:匈奴皇帝的称呼。壮:意动用法,认为“壮”。其节:他的人品,节气。全句:匈奴的皇帝认为他的人品高尚,节气豪壮。边事。边事:边防事务。边境上的战事或争端。吾得兄事之。吾:我。得:副词,应该;必须。兄:兄长,这里名词用为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事之:事俸他;对待他。全句:我会像对待兄长一样待他。
9、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礼节显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蔺相如拿着那和氏璧,斜视着柱子,就要撞击在柱子上。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
10、翻译: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11、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12、翻译:李存审出身贫穷没有地位,他常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柄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在这中间经过万死才获得一次生存的险事绝不止一件,剖开骨肉从中取出的箭头共有一百多个。”于是,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看,吩咐他们贮藏起来,说:“你们这些人都出生在富贵之家,应当记得你们的父亲当年起家时就是这样艰难啊。”
13、(省略主语“张衡”;“阴”,暗地里;“禽”通“擒”,捉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