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拟行路难原文(精选87句)
高中语文拟行路难原文1
1、(19)秋风忽忆江东行:这句写张翰。《晋书·张翰传》:“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为大司马东曹掾。……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或谓之曰:‘卿乃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2、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对李白的深厚友情。“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都是渲染朋友为李白所设的饯,行之宴的丰盛与隆重:不仅酒具,杯盘珍贵,酒菜也很值钱。
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4、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
5、唐李白《行路难》又如:挂匾;挂筹(将酒筹挂在座旁,以示暂时离席);挂红(给人披封红色绢绸,以示贺喜);挂雷(悬挂着的爆炸武器)钩住;拴住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6、译:(那)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浪涛像(马一般)飞奔。
7、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同:馐;直同: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一作: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8、3、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9、剧(jù)辛(xīn)乐(yuè)毅(yì)感(ɡǎn)恩(ēn)分(fèn),输(shū)肝(ɡān)剖(pōu)胆(dǎn)效(xiào)英(yīnɡ)才(cái)。
10、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11、但我们的诗人,向来豪迈成性。他习惯用积极的眼光,坚定的信念,宏伟的抱负,去寻找他希望的所在。他坚信终有一天,他的横溢的才华定能得到尽情地舒展。他看到姜尚在湖边钓鱼时得到了文王的赏识;他看到了伊尹在做梦乘舟绕日月穿行后便得到汤的重用。诗人也坚信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姜尚和伊尹一样,受到明君的聘用。他坚信自己也一定能逢上赏识自己的伯乐、知己。那一天的到来就是自己舒展才华和抱负的开始。诗人心里揣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和一份炽热的希望。
12、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13、世路艰难,我只得归去啦!
14、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入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重树信心与豪情。
15、全诗在高度傍徨与大量感叹之后,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忽开异境,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因而“直挂云帆济沧海”,激流勇进。蕴意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16、冥冥中,诗人深感到前途的难测,道路的艰险。想横渡黄河,却又不可避免地遭遇冰塞川的险阻;想登上太行山,却又要面临雪满山的考验和危险。在人生的道路上,诗人进退不得。层层的考验,重重的险阻,让诗人心感无奈而又彷徨无据。诗人在愁苦着脸。
17、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18、译文: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
19、(陆机)是否还能听见华亭的别墅间的鹤唳?(李斯)是否还能在上蔡东门牵鹰打猎?
20、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
2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2、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23、(10)贾生:洛阳贾谊,曾上书汉文帝,劝其改制兴礼,受时大臣反对。
2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5、以上十二句,都是承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对“行路难”作具体描写的。既然朝廷上下都不是看重他,而是排斥他,那就只有拂袖而去了。“行路难,归去来!”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只有此路可走。这两句既是沉重的叹息,也是愤怒的抗议。
26、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7、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28、译:那些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9、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高中语文拟行路难原文2
1、译:从富阳到桐庐,大约一百多里,一路都是奇山异水,可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2、(2)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3、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4、梦寐以求的是像他们那样受命于贤明君主,作一番大事业。这两位开始并不顺利,但最终成了大有作为的历史人物,这给了李白以信心,也使他万分不平。
5、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6、行 路 难 (李白)
7、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8、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9、陆(lù)机(jī)雄(xiónɡ)才(cái)岂(qǐ)自(zì)保(bǎo)?李(lǐ)斯(sī)税(shuì)驾(jià)苦(kǔ)不(bù)早(zǎo)。
10、那诗人就此止步了吗?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拔剑四顾”依然是不甘消沉。由于现实的险阻,他试图过“垂钓”、“乘舟”的游闲隐居生活,但下不了决心。“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更是—种继续追求的表现。从字面上看“垂钓”、“乘舟”是一种途穷归隐、游闲自得的生活,实际上这两句是暗用两个典故,表现诗人内心的追求。
11、已经出了军营的大门后,臣子们都非常惊异。文帝说:“唉,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霸上、棘门的军队,就像是儿戏—样,他们的将领实在是可以袭击而被抓获的。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文帝把周亚夫夸奖了很久。
12、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1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然而燕昭王早就死了,还有谁能像他那样重用贤士呢?
15、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16、最经典的词作——《菩萨蛮》
17、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18、译文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中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却被满山的白雪阻拦。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今后要去哪?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挂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
19、内容: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20、遥想当年,姜太公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21、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2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直通: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一作: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3、(8)社:古二十五家为一社。雉:野鸡。
24、可现在诗人却只能停杯投箸、
25、译:(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小船随水漂去。
26、羞(xiū)逐(zhú)长(chánɡ)安(ān)社(shè)中(zhōnɡ)儿(ér),赤(chì)鸡(jī)白(bái)雉(zhì)①赌(dǔ)梨(lí)栗(lì)。
27、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情感看,李白的《行路难》与鲍照的《拟行路难》有何异同?《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鉴赏诗歌要知道诗人所处环境:74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
28、北山愚公者,年且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9、欲(yù)渡(dù)黄(huánɡ)河(hé)冰(bīnɡ)塞(sè)川(chuān),将(jiānɡ)登(dēnɡ)太(tài)行(hánɡ)雪(xuě)满(mǎn)山(shān)③。
3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高中语文拟行路难原文3
1、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2、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但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的痛苦交织于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叹。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4、行路难·行路难(作者)齐己(朝代)唐行路难,君好看,惊波不在黤黮间,小人心里藏崩湍。七盘九折寒崷崒,翻车倒盖犹堪出。未似是非唇舌危,暗中潜毁平人骨。君不见楚灵均,千古沉冤湘水滨。又不见李太白,一朝却作江南客。
5、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6、子(zǐ)胥(xū)既(jì)弃(qì)吴(wú)江(jiānɡ)上(shànɡ),屈(qū)原(yuán)终(zhōnɡ)投(tóu)湘(xiānɡ)水(shuǐ)滨(bīn)。
7、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
8、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9、淮(huái)阴(yīn)市(shì)井(jǐnɡ)笑(xiào)韩(hán)信(xìn),汉(hàn)朝(cháo)公(ɡōnɡ)卿(qīnɡ)忌(jì)贾(jiǎ)生(shēnɡ)。
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2、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zhì)赌梨栗(lì)。
13、班班通平台导航:点击以下科目查看
14、译:游动的鱼儿和江底的细石,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15、(13)首阳蕨:《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索引》:“薇,蕨也。”按薇、蕨本二草,前人误以为一。
16、《行路难》第三首,则更多地表现了消极颓唐,及早隐退的情绪。
1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que)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18、周亚夫军细柳(作者:司马迁)
19、这三首诗联系紧密,不可分割。
20、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21、当年淮阴市人讥笑韩信怯懦无能,汉朝公卿大臣嫉妒贾谊才能超群。
22、起四句高开低走。“清酒斗十千”,语出汉曹植《名都篇》诗“美酒斗十千”。好酒每斗十千钱(即万钱),夸言价格之高。“直”,同“值”。“停杯”二句化用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23、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24、“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25、译: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不再想功名利禄;
26、(11)拥篲:燕昭王亲自扫路,恐灰尘飞扬,用衣袖挡帚以礼迎贤士。折节:一作“折腰”。
27、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