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经典语录(经典167句)

daniel 2024-04-10

佛家经典语录1

1、人心散乱有二:一是昏沉,一是浮动。昏沉即糊里糊涂,空度时日,懈怠懒惰,不思进取。浮动即心念不定,见异思迁,沉浮动荡,无法安静。

2、恶慧愚痴人,以其邪见故,侮蔑罗汉教,依正法行者,以及尊者教,而自取毁灭,如格他格草,结果自灭亡。

3、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因果。

4、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5、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6、如果让心随自己的欲望摆布,我们便会意志狂乱而无法自我掌握……心控制得当,能够自我主宰就能够得到安详快乐啊。

7、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

8、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9、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0、妙谛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11、我们愉快地生活,不被物质条件所迷惑,精神的快乐是我们的原动力,就有如生活于光的世界之人。

12、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3、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佛家经典语录2

1、慈悲喜舍,慈就是爱,清静的爱,无污染的爱;悲就是同情,虽不相识,亦能悲悯,就是同体大悲。时刻保持欢喜心,快乐无忧,就是喜。

2、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

3、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4、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5、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6、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7、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工作、学习都是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地认真修。

8、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9、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10、如果我们真能看清苦的形成和苦的消失,那么我们便不会再受制于苦,而达到没有苦的生与苦的消失的境界。

11、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12、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13、我们的心是很难抑制的……它无时无刻动念轻躁,难以调御……但我们得先调御这颗心,然后才能一劳永逸地永远安详快乐。

佛家经典语录3

1、所谓看开人生,决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时去做;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什么都知足。

2、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3、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5、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6、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叫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不到,就是凡夫。

7、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8、一、心如镜,虽外景不断变化,镜面却不会转动,这就是一颗平常心,能够景转而心不转。二、用宁静的心态观大地众生相,听众生之心声。

9、我们时时刻刻要想着“把一切的利益与好处给予别人,把一切的损失与失败由自己承担”。

10、如果是以痛苦而得到的顿悟,当痛苦消失之后,这个顿悟也会随着痛苦的不存在而慢慢地消失。

11、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净空法师

12、放下是解脱,放弃是罪过!

13、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佛家经典语录4

1、恶实由己作,染污亦由己;由己不作恶,清净亦由己。净不净依己,他何能净他?莫以利他事,忽于己利益。善知己利者,常专心利益。

2、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3、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4、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5、寡闻之人,生长如牡牛,唯增长筋肉,而不增智慧。经多生轮回,寻求造屋者,但未得见之,痛苦再再生。

6、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7、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8、珍惜上师,珍惜传承,珍惜法宝,珍惜人身,珍惜缘分,珍惜光阴。

9、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10、生命可贵,能活在这世间更可贵;能听到至高的真理是可贵的,正巧又碰到与佛活在同一时代更是难啊!

11、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12、一个不杀害别人的人,就不会造成别人杀害他的原因。我们不希望别人加诸我们的,我们也不要加诸别人。

13、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佛家经典语录5

1、少壮不得财,并不修梵行,如池边老鹭,无鱼而萎灭。少壮不得财,并不修梵行,卧破折弓,悲欢于过去。

2、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3、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4、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5、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6、佛陀教化众生,远离感官的贪瞋痴,远离一切诱人的事物,明心断念地去修行,以达寂静之境,得智慧大解脱。

7、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8、愚夫造作诸恶业,却不自知有果报,痴人以自业苦,宛如以火而自烧。

9、要把修行同生活结合起来,修身体健康,修家庭平安,修工作顺利,但一切的前提都是为了众生,只要是为众生,修什么都能得到,一切为自己,求什么也求不到。

10、真正了解真理、并依据真理所说方法去实行的人,能克服身心的贪婪、欲望、固执、无知、愤怒、恐惧等障碍,达到心灵的永远寂静安详。

11、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12、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3、众生是累生累世的父母,我们怎能念父母的过错?

佛家经典语录6

《哈佛家训》读后感 推荐度: 《哈佛家训》读后感 推荐度: 《哈佛家训》读后感 推荐度: 《哈佛家训》读后感 推荐度: 《哈佛家训》读后感 推荐度: 相关推荐

1、修行之道就是寻求通往最终的道路,而悟出最终的真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极大痛苦之中顿悟;另一种则是在愉快中体会出生命的意义。

2、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3、如同箭工将箭调直一样,智者也会将自己走偏的思想像箭工调箭般地调正。就好像搁浅在岸上颤抖的鱼一样急迫地去摆脱心灵的魔境。

4、空中,梧桐落叶飘零;眼前,萧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有人问大龙智洪禅师:“什么是微妙的禅?”智洪禅师回答:“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5、别人都互相结怨,而我无怨结,所以我安详快乐。别人有苦恼,而我无苦恼,因此我安详快乐。别人有贪欲,而我无贪欲,因而我安详快乐。

6、不要回忆过去,不要迎接未来,也不要执着现在。把心自然安住下来,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随他,不要阻挡他,不要拒绝他。让他来去自由,放松、放下,放到本觉当中,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成佛了。

7、去掉我执我爱的最好办法就是发慈悲心,愚者为自己,智者为别人。

8、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9、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10、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1、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12、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13、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佛家经典语录7

1、对上师三宝的功德生起欢喜心,你自己的相续中也能产生这些功德。你喜欢,你相信,你想得到,这就是信心。

2、修行净化心灵首先要学会控制感官的入侵,能控制感官便易自我控制内心的情绪,观照自己的心就是学习观察心识的运作,以达成心随意行。

3、生活于充满不满的尘世中而无不满;生活于病态的社会之中而能无病;生活于贪欲的世界之中而能无贪欲。

4、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

5、守护感官刺激不令侵入以保持心灵寂静,调驭身心克制自己,这才是正确的净化自己之道。

6、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7、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8、认认真真学佛,老老实实修行,这就是最殊胜,最圆满的供养和布施。

9、恶业实由自己作,从自己生而自起。摧坏于愚者,犹如金刚破宝石。破戒如蔓萝,缠覆裟罗树。彼自如此作,徒快敌者意。

10、灌溉农田的农夫擅长于引水;造箭的弓匠擅长于调直弓箭;木匠擅长于取材切木;智者擅长于自我控制身心。

11、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12、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13、佛力加持不可思议,找到了解脱的方向,继续坚持修,认真修,老老实实地修,不能退转,时时刻刻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就不会有违缘和障碍。

佛家经典语录8

1、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2、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

3、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4、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5、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6、实实在在,老老实实,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这就是佛。

7、当我们内心中再也没有“自我”、“我所有”的想法,就不会再有因为“我”而生出的苦恼忧患,故能平静安详而生法喜充满之乐。

8、现代人中,学佛的人多,但如理如法修学的人少。

9、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10、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11、我们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认识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当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认了自己是佛,没有丝毫的怀疑,你就成佛了。

12、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3、严身住寂静,调御而克制,必然修梵行,不以刀杖等,加害诸有情,彼即婆罗门,彼即是沙门,彼即是比丘。

佛家经典语录9

1、最炽热的烈火,莫大于贪欲之火。最大的恶莫大于瞋恨。而人生中最至高无上的安乐,莫乐于寂静!

2、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3、因为没有修行,我们来到了今天,如果我们还不修行,还将无边际地走下去,等待我们的是无尽的黑暗。

4、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5、凡夫就是追求神奇怪诞,所以才会心乱。因为心乱,才会求助。实在说,修心很简单——要断贪。

6、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7、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8、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9、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10、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11、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12、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13、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佛家经典语录10

1、修行要有正知正念,不能盲修瞎炼,正知正念就是调整心态,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善恶在心地,不在表面,一切看发心,看动机,动机善就是善,动机恶就是恶。

2、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3、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4、常正确地观察净心观照,看清感官输入所引起的心识作用,看清这颗心由快乐逐渐变成贪着,由贪着逐渐变成痛苦,又由痛苦逐渐忘怀而消失。

5、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6、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7、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

8、得到的越多,烦恼越多,压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爱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9、对自己身心害处最大的就是愤怒,一个人最难办到的就是忍辱。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勤学忍辱这件事,运用生活中所遭遇的事来修行忍辱的精神。

10、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禅语》

11、罪大莫过于愤怒。难能莫过于忍辱。故应努力习忍辱,种种方便作观修。

12、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13、你真正从内心发出慈悲心、菩提心,才能改变命运,冤亲债主不会再找你,他知道你在修行,能度化他,他不会找麻烦,会喜欢你、保护你、帮助你,成为你的护法,这就是改变命运的方法。

佛家经典语录11

1、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2、修行即是净化心灵的过程,能做到内心完全没有杂质、不造作,我们便抵达了没有痛苦循环轮转的彼岸,而永享快乐安静的寂静之境。

3、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4、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5、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6、彼之胜利无能胜,败者于世无可从,佛无边无行迹,汝复以何而诳惑?彼已不具于结缚,爱欲难以诱使去,佛无边无行迹,汝复以何而诳惑?

7、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8、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观心、观相。追求形式,执着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佛。

9、我们是什么全因为我们自己,不随着外在的条件而改变自己。就像一朵莲花不因为它的环境而使得白莲变污莲。

10、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11、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12、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13、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佛家经典语录12

1、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2、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诸多痛苦。

3、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石一乾坤,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4、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佛曰: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6、当我们发心为一切众生、一切有情而修持成佛的时候,自然消除了所有的业障;圆满了无量的福德。

7、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8、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维,绝非常存者。

9、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10、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11、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12、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13、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家经典语录13

1、人的寿命因为短暂,才显得珍贵,得来一趟人间,应问自己是否为人生发挥潜能,而不是一味地求享受和求长寿。

2、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3、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4、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5、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6、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7、人命在呼吸间,生老病死,谁能阻挡?所以要好好珍惜。这来去无常的生命,让生命散发出真善美的光辉。

8、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9、上师是父亲,坛城是母亲,弟子是儿女,生生世世都是一家人,金刚道友必须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搞好团结,要珍惜这个缘分。

10、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1、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下一篇:韩寒经典语录(经典349句)
上一篇:简爱经典语录英文版集锦(经典87句)
相关文章
  1. 佛家经典语录精选句(经典94句)

    佛家经典语录精选句1
    1、佛说:年复一年你看破了多少,日复一日你放下了多少,千方百计你得到了多少,精打细算你失去了多少,求而不得你烦..

    daniel 0 2024-03-25

  2. 佛家经典语录(经典159句)

    佛家经典语录1
    1、16)世事茫茫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2、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
    3、现在所得..

    daniel 0 2024-03-23

  3. 关于快乐的座右铭的名言73句

    1、有人说,要让自己快乐,最好的方法是先令别人快乐。 2、 健康的身体加上不好的记忆,会让我们活得更快乐。 3、 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

    栏目名称:座右铭 0 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