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古诗启蒙精选十首(精选164句)

daniel 2024-07-27

三岁古诗启蒙精选十首1

1、

2、最是:一作“正是”。

3、孟郊〔唐代〕

4、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堆成,柔美的枝条好似万千条飘垂的绿丝带。

7、李白〔唐代〕

9、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10、译文二

11、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1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13、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14、⑶夜来:昨夜。

15、译文

16、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17、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19、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20、不知道这绿叶是谁的巧手裁出,二月的春风好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1、临:将要。

22、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23、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三岁古诗启蒙精选十首2

1、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2、春天过去花仍在争奇斗艳,人走近鸟却没有被惊动。

4、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5、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6、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7、惊:吃惊,害怕。

8、犹:仍然。

9、王维〔唐代〕

10、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11、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1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3、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14、

15、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1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7、刘禹锡〔唐代〕

18、高高的柳树长满了嫩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19、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20、译文

21、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22、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23、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三岁古诗启蒙精选十首3

1、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3、古诗简介

4、妆:装饰,打扮。

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注释

8、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9、似:如同,好像。

10、旧时:晋代。

11、译文

13、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14、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15、悯农二首·其二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8、《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19、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20、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22、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

2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三岁古诗启蒙精选十首4

1、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2、菊残:菊花凋谢。

3、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4、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5、夜宿山寺

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7、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9、⑴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10、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1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 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12、注释

13、古诗简介

14、擎:举,向上托。

15、译文一

1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7、“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18、相思

19、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20、游子吟

21、李绅〔唐代〕

2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最是一作:正是)

23、乌衣巷

三岁古诗启蒙精选十首5

1、苏轼〔宋代〕

2、望庐山瀑布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注释

5、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一。

6、一年中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7、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8、赠刘景文

9、注释

10、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11、绿丝绦(tāo):绿色的丝带。形容轻柔婀娜的柳条。绦,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13、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14、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16、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

17、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横跨秦淮河。

18、须记:一定要记住。

19、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20、宿:住,过夜。

21、翻译/译文

22、译文

23、相思:想念。

三岁古诗启蒙精选十首6

1、译文

2、注释

3、语:说话。

4、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5、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

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7、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8、翻译/译文

9、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10、赏析

11、王维〔唐代〕

12、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13、注释

15、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16、译文

17、

18、注释

19、《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其一为五言古诗,其二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都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20、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1、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22、⑷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23、裁:裁剪,剪裁。

三岁古诗启蒙精选十首7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注释

4、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5、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6、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7、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9、画

11、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12、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13、贺知章〔唐代〕

15、

1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7、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18、春晓

19、注释

20、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21、“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采撷(xié):采摘。

22、寻常:平常。

23、咏柳

三岁古诗启蒙精选十首8

1、译文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3、注释

下一篇:实用的每日早安问候语摘录条(经典22句)
上一篇:毕业季文案女生唯美(整理35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