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读后感经典语录,《断舍离》读后感字(精选36句)
《断舍离》读后感字1
1、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点必须铭刻在心。
2、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品味”。
3、“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出美感”
4、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只是怀着消遣和印证的心态,没想持卷若珍,感悟颇深。它不是简单的收纳整理之术,而是引导人去面对与物的关系,觉察内心,回归感受力,直面困境,激发选择的动力与智慧。书的内容本来就让人感觉到清晰、透彻和温暖,可见这个“断、舍、离”的修炼不是取利获益的术,而是真正在作者自己的身上,显现出了修炼的效果。如果用意象来描述我透过这本书看到的作者的内心,那定是窗明几净,清爽透亮,没有繁复多余,但并不单调匮乏,整体格局上透着美与细致。
5、在那些日子里,柳变的“忍把浮名换作浅吟低唱”,是悲愤和看透名利之后的决裂,曹孟德的“不可慕虚名而处实祸”,是通透练达彻悟人生之后的断舍离
6、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们就像无头苍蝇样,互相推搡,互相欺骗,这就是所谓的“奋斗”,但最终,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留下孤独。甚至有年轻人突然死于过度工作,还有更多的人在生的痛苦中失去了宝贵的健康。
7、《断舍离》读后感800字 篇:
8、山下英子提出“断舍离”的概念,表面上是日常生活中接受安排的种方式,但实际上包含着人生的道理,是种以轻松、不可思议的心态整理安排。
9、是时候理清你的思绪和欲望,放慢脚步,“轻松上阵”,告别过去的贪婪、愤怒和偏执。要知道,只有带着爱和感激,你才能到达通往天堂的霓虹灯。慢慢来,不要错过你生命中那些美丽可爱的人。
10、边看书,我边也在对照自己对物品的态度,脑海里闪过那些堆砌经年、闲置许久却总是不被处理的物品,也想起了好多从来不用但却直被认为是“不能弃”“不舍弃”“不敢弃”“不愿弃”的东西,看来是时候要“断舍离”了,好好去体会与这些物品的关系,审视与它们曾经或正在发生的链接,选择用种适当地态度对待它们------我想我的此举,不是因为书的立场所激发起的种暂时冲动,而是内在的声音告诉我,我有清爽、和谐、舒适、自在、美好的需求,我有意愿把那些“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适”释放出来,我需要看到自己面对当下的智慧与勇气!
11、“物品要用才有价值。”
12、不得不说这本书很有瑜伽修炼人的感觉,因为我认识的瑜伽老师,或是身边做瑜伽的朋友都很清楚的明白自己的想法,对物质追求也不是那么的多,自己很舒服,让别人也很舒服。
13、我们应该以颗平常心去应对,不要有心理包袱,轻装上阵,才能发挥出最好的竞技水平。
14、前两步是个良性循环。通过对物品的收集和处理,不断地用必要的、合适的、舒适的物品来替代不必要的、不合适的、不舒服的物品,最终达到生活环境、生活物品和生活主人的和谐状态。然后个新的世界将会出现。
15、所以,第步,切断。切断贪婪,断绝切不必要的物品,使“入口”变窄,只有“收藏、精选”才能通过“关卡”。当身边只有你喜欢的东西时,心情会越来越快乐。
16、我们知道环境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你身边有个坏人,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还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心态,甚至干扰他人的情绪,导致恶性循环。
17、曾经通过意象对话的觉察、体验,领悟到现实空间的清理对于调节内在心灵的效果,也在对来访者的工作中引导其通过感受与物品的关系而启动了他主动整理、归纳、调节的意愿,并且因此而看到他在现实关系的互动发生了惊人的转变--当第眼看到这本书名《断舍离》时,心中不由阵悸动,斩“断“不必要的物品的流入,“舍”去形同废物的物品,“离”开对物品中的执着与依赖,让“看得见的世界”与“看不见的世界”变得有序、和谐。
18、所谓断舍离,就是训练自己成为能够信赖的自己。
19、其实我也有想到个问题,就是在日本和在中国的人民素质的问题,日本人可能更讲礼貌些吧,什么都会表示的恭恭敬敬的,在街上看见很奇怪的人,比如在父母眼里的同性恋(我觉得还很正常但是长辈们接受不了),日本人可能也不会投射太怪异的眼光,而在中国可能还会被围观什么的,所以我认为在中国可能会比起在日本来说,自由度会需要随着人们的素质提高而提高,毕竟还有很多事情受到传统因素或者是其他的因素的影响的。
20、《断舍离》读后感800字 篇:
21、直记住这段,特别是“轻装上阵”这个词铭刻于心,所以每次面对生活的考验,只要以轻松平和的形态来处理,卸下心头的重担,身心轻盈,切难题便事半功倍。
22、最后总结就是,这本书并不是完全讲整理物件的,而是告诉人们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做自己当下的想做的事情,从物件反映出来的生活上的问题,需要市场去解决和思考。
23、第步是舍。丢掉浪费,舍弃贪婪。你不再需要的东西扔掉它,卖掉它,或者送掉。明白“可以用,但用不到”就没有意义,只会增加环境的混乱,恶化心情。
24、从整理自己的空间来整理自己的人生,这应该是种哲学,我们的空间之所以乱,并且有很多自己不需要了的物件,还不是因为我们对着自己想要什么还有不想要什么而不懂取舍,生活中有许多人都是这样,买东西的时候也并不是什么都能够很清楚地明白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而走到超市里面,销售员推销就很容易被影响,之后买了堆不需要的东西。
25、“物品在此时、当下,应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
26、《断舍离》读后感800字 篇:
27、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物品,让生活变得简单轻松。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享受生活的阳光。
28、现代人感觉比较难找到自我,手机、电子设备都比较难离手,我们有时候上网看到别人觉得不错的生活、自己所追求的生活实际上自己如果也拥有了,也许也不是那么的快乐,这本书也讲究活在当下,不必为了某个将来的某天而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因为我们也不知道现在的自己和未来某天的自己是否想法样。
29、事实上,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贤人那里学到“断舍离”的生活智慧。
《断舍离》读后感字2
1、这几句话出现在这本书的末端。
2、我记得那年,每次考试,班主任总是有以下几点建议:
3、“断舍离”是种尊重,不是简单的舍弃与选择,而是将物归于其适当的地方,物尽其用。它所营造出种“余裕”,是种视觉感观的舒适,更是内心具有弹性的需要,也为内在的美与自在腾出了必要的空间。“断舍离”更是让我去审视我们因物品的困扰而消耗的时间和能量,通过主动的清理,而非被动的接受,对自己承当起必要的责任,把注意力不要只放在缺失的地方,而是放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断舍离”更是相信和接纳的态度,把内心开放给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4、咳咳,我觉得呢,《断舍离》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感觉比较的啰嗦,干货总结可以更加简洁明了些,不过这也许就是日本人的特点吧,日本人比较多话,废话很多,话痨国家的特色。(看日剧多了以后是这样觉得的)我认为也有部分和日文翻译成为中文有定的关系,因为说实话翻译了,语句上来说总会有点奇怪的。
5、英子女士把“断舍离”分为个层次,其中最极端的是“离”——摆脱执念,认识自己,爱上自己,成为个自由、清新、快乐的自我。身处个舒适的空间最终会让你快乐。整个人散发出积极的能量,感染周围的家人和朋友,起过上积极的生活。
6、通过限制总量,更加严格地筛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品味。
7、这本书更多的是推崇种 自在 自由 的生活方式,不必为了些外界的因素而让自己那么辛苦,压力那么大,就比如说作者在书中讲到的“我曾经尝试在讲座上提问题:有了或许很方便,但即便没有也不会伤脑筋的是什么?当时有位多岁的单身女性的答案是 男人。”
-
开心的句子说说心情45句【精选
1、甩过我巴掌的人,总有一天我会让你跪下求饶都来不及。 2、开心时要想起我,难受时要记得还有我。 3、人活一辈子,开心最重要。拥有
-
非主流伤感看破红尘的网名(精选
非主流伤感看破红尘的网名1 1、等待独白的难捱。 2、無法峜及旳光、 3、放不开尒的手 4、守不住的心° 5、゛无关痛痒的青春 6
-
开心的句子说说心情45句【精选
1、甩过我巴掌的人,总有一天我会让你跪下求饶都来不及。 2、开心时要想起我,难受时要记得还有我。 3、人活一辈子,开心最重要。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