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大全,语文练习教案(130个)

daniel 2024-08-06

语文练习教案1

1、这是三个著名的历史故事,通过学习,我们也了解了三个著名人物。交流。

2、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要一气呵成,不要涂描。

3、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寻找辩题展开辩论

4、分小组从以上几方面人手,讨论完成这段话的修改。

5、在生活中,一段时间会有一些大家都关注的问题,如当年的申奥成功、伊拉克战争、抗击非典、“神舟”五号升天等。同学们,你们知道最近人们又在关注什么样的话题吗?让我们也来关注一下。

6、课后习题三:(1)这株柳树神奇在挺立在高原上,是壮观的一方独立风景,它生命力极其顽强,不仅能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而且居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作者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是因为柳树对那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的品格。(2)这句话不仅仅是写柳树,而且是写人。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着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7、全班齐读。

8、动笔描红,提出要求:

9、你已经懂了哪个词语 的意思?

10、出示:日积月累温故知新

11、学生指名读。

12、“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不仅仅写的柳树,也在写人,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能创造奇迹。

13、在类别下由大到小进行排列、填空。

14、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

15、小结

16、口语交际:写毕业赠言,并能用通顺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这样写的理由。

语文练习教案2

1、交流,读准每一种农具。

2、口语交际:引起学生对国家、社会问题的关注,学会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读背儿歌,积累词语和句子

4、检查反馈

5、写好钢笔字:训练学生书写硬笔行楷,并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6、教学第三部分。

7、借助图画,想想为什么植物老人要带小树重新安家呢?

8、学生仿照例子完成其他四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9、这三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仅要说得出,还要写得出。请在表格中相应位置默写,注意“蔺”字不要写错。(学生默写)

10、学习儿歌。

11、在集体讨论时,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据词定义的方法

12、 练习复述成语典故,在复述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3、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对这单元的训练重点“复述课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对成语有了新的认识,希将这三则成语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其他成语,了解它的典故,理解成语的含义,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14、练习描红,要一气呵成。

1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16、:学语文不能读过就算了,对经典故事要反复读,熟读品味,回家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有所感悟。

语文练习教案3

1、点击课件,播放《小小的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能用这些词语中的一个说一句话吗?

3、初步了解成语的本义及引申义

4、学生自由朗读。

5、出示课件《小小的船》歌曲,学生自愿上台唱歌、表演。

6、交流话题

7、你能讲出有关味道、肌肤感情的这种“又——又——”形式的词语吗?

8、复习修改符号。

9、背诵边塞诗:《凉州词》、《从军行》、《夜上受降城闻笛》等。

10、小结。

11、选择奥运会的话题交流,充分表达。

1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朗诵表演。

13、看图,图上画了什么?什么时间?谁写的?写的原因是什么?

14、再读诗句,了解四楚霸王项羽,体会诗句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5、想一想这三课文分别让我们从哪些方面复述呢?

16、反馈。

语文练习教案4

1、还有哪些同类型的词语?

2、练习。

3、读成诵。

4、出示12个成语。

5、小结后齐读诗句。

6、接着我们要进行一个小小复述擂台赛。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复述,组员打分,最后推选代表在班级中交流。

7、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8、学生描红、仿影,教师巡视指导。

9、审题。

10、这三个词语就是11、12、13课的课题,(出示:课题) 作为课题,这样写有问题吗?(出示《 》)单独做题目,后面没有文章,千万不要忘记《 》。

11、全班学生面对面演读。

12、指名说说小组讨论结果,其余小组可作适当补充、修正。

13、练习诵读

14、读好三个词语。

15、练习

16、你能用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成语说一段话吗?

语文练习教案5

1、指名读,师生评议字音是否准确,小组读,齐读。

2、介绍李清照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

3、会写上下结构的字。

4、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5、学生玩“找动物”游戏认生字。

6、小组派代表表演朗读,交流评议朗读时的停顿、轻声、重音等技巧的处理。

7、师范读,介绍读好书的方法。

8、 齐读

9、反复吟诵,理解大意,感受意境。

10、出示:扁鹊

11、背诵诗歌

12、老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

13、学生个别演读。

14、 尝试练习第一句,独立完成2、3句

15、学写毛笔字。

16、组词,通过不同的搭配区别字义

语文练习教案6

1、读了这首诗歌,你该怎样锻炼自己呢?

2、教师"下水"示范。

3、让学生懂得留言条在生活的作用,懂得留言条的写法,并根据提供的内容学留言条。

4、能独立阅读短文,按事物几个方面给短文分段;能照样子,把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补充完整。

5、读贴,注意行楷的行笔、运笔过程,还应注意整幅字的行款和章法。

6、学生准备。

7、总结留言条的写法。

8、“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句中“神奇”是因为:这株柳树挺立在高原之上,并形成了一方壮丽的风景,它生命力及其顽强,不仅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而且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望而生畏”是因为柳树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使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9、答案,教师点拨:抓住各组形近字的不同之处,或偏旁,或是某一部件,由此区别出汉字的音、形、义。(鼓励学生一字多组)

10、正确搭配词语,并扩展成句子。

11、学写毛笔字。

12、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13、巡视后,反馈学生作业。

14、熟记12条成语。

15、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

16、积累学生的成语量

语文练习教案7

1、货物分类先引导学生认真读读这些货物名,联系生活中的经验,想一想它们各属于哪一类,该怎样分类。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给予点评。最后引导学生总结给这些货物分类的规律。

2、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形象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知道“鱼游水面燕于低飞”这一自然现象,是夏秋季雨前的征兆,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4、反馈、评讲。

5、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6、由这株柳你由想到哪些人物:霍金、桑兰、张海迪、夏洛蒂……

7、写一段话,用上这其中的1——2个成语。

8、练习。

9、朗读、背诵《毕业歌》。

10、判别加点词语和什么农具有关。

11、积累有关“柳”的诗句。

12、 朗读指导

13、教学第四部分。

14、反馈答案,师生评议。

15、归纳

16、自己来写写留言条。

语文练习教案8

1、试填。

2、准确地使用动词,为文打基础。

3、是啊!这儿还有一首歌,为同学们抒发了心中的情怀。

4、 要了解成语如何使用,有什么好方法?(查《成语词典》)是呀,一年级时我们不认识字查《新华字典》。查词语用词典,现在学习成语可查《成语词典》,和工具书交朋友,会学到很多本领。

5、齐读修改过的正确语段。

6、 交流,选择

7、提醒:写心字底的卧钩 要注意斜度和长度。

8、组织交流。

9、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医学家??扁鹊,军事家??孙膑,政治家??蔺相如,不仅知道他们的名字,对人物的特点也有所了解。你能用一句话介绍吗?

10、综合修改句子中的错误。

11、最后根据上面两个方面给短文分段。

12、师生评议。

13、反馈,检查。

14、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却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目的是以家乡灞河边的柳柳来衬托、对比青海高原的这株,更加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15、教学第三题

16、 为什么练习要这样提示我们?对照表格,联系人物特点思考课文为什么让 我们抓这些复述?

语文练习教案9

1、请同学们自学这12个成语,要求:

2、老师设疑,学生思考:

下一篇:俩个字的网名干净,俩个字网名文雅名字(60个)
上一篇:正能量网名2个字,正能量网名两个字大全(81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