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语录(整理235句)

daniel 2025-08-28

孔子论语语录1

1、不念旧恶。

2、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3、不知生,焉知死。

4、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5、道不同,不相为谋。

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7、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

8、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9、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

10、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社会的变化影响了语言的发展,社会上存在大量名实不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和社会间的关系就突显出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乘肥马,衣轻裘。

1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5、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孔子论语语录2

1、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论语》

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5、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6、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9、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11、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12、礼之用,和为贵。

1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4、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孔子论语语录3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8、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9、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10、君子以当仁不让。

11、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1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

13、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

1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15、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论语语录4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3、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4、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

5、不知言,无以知人。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9、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10、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啊,可以让他去做一个部门或一个地方的长官。

1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1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孔子说:老了冷了,才知道松柏凋谢后也会凋谢。

孔子论语语录5

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5、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2、大言不惭。

13、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1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

1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论语语录6

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中庸》

2、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3、孔子说:“由(子路)!教给你什么叫‘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啊!”

4、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5、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

6、第一则:孔子说:“能够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又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作为吗?”

7、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8、小不忍,则乱大谋。

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10、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11、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14、孔子说:“当我十五岁的时候,我决定学习;30岁时做事有礼貌;1:3他四十岁的时候,已经学了各样的学问,心里明白过来。在五十岁时懂得自然规律;在六十岁的时候,你一听到别人说的话,你就会不加思索地理解。七十岁时,他可以随心所欲了。没有什么是出格的'。

15、幼而不悌,长而无述,老而不死,是为贼。

孔子论语语录7

1、孔子曰:“八夷朝廷之舞,能忍,孰不能忍?”

2、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无为而治。

4、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5、辞达而已矣。

6、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7、孔子说:“三军可以取其统帅,但普通人不能取其意志。”

8、子在齐阐《韶》,三月不知肉味。

9、《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过犹不及。

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3、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14、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论语语录8

1、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

4、无伐善,无施劳。

5、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6、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

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9、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

10、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1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4、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1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论语语录9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5、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6、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0、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

11、孔子说:“当你看到一个圣人的时候,要和他平起平坐;当你看到圣人时,试着审视自己。

12、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

13、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4、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15、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孔子论语语录10

1、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2、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3、道不行,秉桴浮于海。

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

6、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1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4、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

15、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论语语录11

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

2、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5、孔子说:“饭是细的,水是清的,歌是肱的,枕是枕的,乐也是其中的。”不公正,富有,昂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9、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10、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1、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1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13、知耻近乎勇。

14、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5、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

孔子论语语录12

1、(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2、孔子说:“那么,你愿意教吗?”知道就是知道;知之为知之。

3、不贰过。

4、君子不以利害义,则耻辱安从生哉!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怠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

5、欲速则不达。

6、不学礼,无以立。

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9、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0、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11、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3、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4、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1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论语语录13

1、第五则: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2、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5、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8、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10、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1、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12、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明智的举动,仁慈的安静;智者长寿,圣人长寿。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当老师。”

1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论语语录14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6、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7、孔子说:“君子比小人好。”

8、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9、大德必得其寿。

10、闻一以知十。

11、知其不可而为之。

12、为君难,为臣不易。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15、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卫灵公》

孔子论语语录15

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6、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7、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8、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9、既来之,则安之。

1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1、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12、夫子温良恭俭让。

13、朋友切切思思,兄弟怡怡。

14、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15、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

孔子论语语录16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3、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

4、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5、既往不咎。

6、孔子说:“关雎”,你必须快乐而不娇生惯,你必须悲伤而不受伤。

7、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当仁,不让于师。

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下一篇:观念与写给男朋友的说说(整理17句)
上一篇:读书的名言名句(整理549句)
相关文章
  1. 心情快乐唯美简短句子说说72条

    1、每一天开心笑,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生活,没什么大不了! 2、世界上最棒的事是,每一天早上醒来又是崭新的一天,完全免费,永不断货。

    栏目名称:心情说说 0 2025-08-28

  2. 心情快乐唯美简短句子说说72条

    1、每一天开心笑,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生活,没什么大不了! 2、世界上最棒的事是,每一天早上醒来又是崭新的一天,完全免费,永不断货。

    栏目名称:心情说说 0 2025-08-28